学校主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建设
  • 学科建设
  • 师资队伍
  • 校企合作
  • 党团建设
  • 教研科研
  • 实验室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专业设置
  • 一流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教学团队
  • OBE工作
  •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 学科带头人
  • 省(校)级科研团队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校企合作历程
  • 合作专业介绍
  •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中心)
  • 校外实习基地
  • 党建动态
  • 团学风采
  • 教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及成果
  • 管理制度
  • 机电实验大楼
  • 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
  •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教学基地
  • 嘉鱼教学改革基地机电实验实训中心

首页栏目

  • 轮播新闻
  • 学院要闻
  • 教学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工专栏
  •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教学动态

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召开2026届毕业设计动员暨课题双选会

来源: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发布时间:2025-11-18次浏览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为保障2026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顺利开展,11月14日,自动化专业(智能制造方向)在11-107教室召开了2026届毕业设计动员暨课题双选会。

1.动员大会:毕设作为学业成果的试金石

系主任兼专业负责人陈强老师首先进行了动员讲话,“同学们要高度重视,主动学习,勇于创新,合理规划时间,积极与指导教师沟通,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以优异的成绩为大学生涯画上圆满句号。” 他指出毕业设计是学生对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连接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的桥梁。毕业设计作为检验学生四年学业成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载体。要求全体指导教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到最终答辩,全程加强指导与过程管理,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2.课题方向:智能制造前沿技术全覆盖

本次毕业设计双选会提供的课题涵盖了智能制造的多个前沿领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和前沿性特点。共有6位老师在现场进行了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介绍。

在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方向,专业推出了多个与工业实际需求紧密对接的课题。其中包括“智能跟随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扫地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等。另有工业产线智能检测与控制的课题,例如“基于机器视觉的零件尺寸测量系统设计”。

PLC与工业控制领域的课题同样丰富。有课题专注于“基于PLC的机械手及传送带控制系统设计”,“基于PLC的立体仓库升降横移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基于PLC的智能工厂物料分拣系统设计”等。

在物联网与智能系统领域,课题包括“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农业环境监测与自动调控系统设计”,“基于ZigBee的高温作业环境无线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设计”等。

在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方面,课题包括“基于STM32的工业化学试剂液位智能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等。这些课题既夯实了基础,又拓展了前沿应用。

3.双选机制:师生共建科研桥梁

本次毕业设计双选会延续了专业的优良传统,采用师生双向选择机制。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心仪的导师和研究方向,而导师也会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现最佳匹配。一名参加双选会的大四学生表示:“我对机器视觉和智能控制非常感兴趣,这次看到了好几个相关课题,都是解决行业实际问题的,这让我非常期待。”“我已经和三位专业方向匹配的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对智能控制领域的理解很到位,基础也很扎实。”一位主要从事智能控制的指导教师说,“双向选择保证了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

4. 展望未来:从毕业设计到职业生涯

自动化专业近年来不断优化毕业设计工作机制,强化过程管理,毕业设计质量稳步提升。本次双选会提供的课题不仅涵盖了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也紧密结合了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毕业设计这一综合性实践环节,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或深造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本次动员会和双选会的成功举行为2026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开了个好头。

通讯员 陈强

审核人 赵燕

常用链接

  • 教务系统(新)
  • 校友会
  • 招标投标
  • 校长信箱
  • 学校邮箱
  • 图书馆
  • 教学校历
  • 在线办理
  • 咨询服务
  • 下载专区
  • 价格服务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狮子山街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武昌首义学院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