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与自动化学院有6个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和3个专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全日制在校生近4000人。
学院学科及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学院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优势特色学科(群)(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OBE模式”的校企“共建共赢”新工科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湖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项目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试点项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荆楚卓越人才计划项目(机械电子工程),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7项;获得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2项;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机械原理)、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电路理论D2、电力传动控制系统)。
学院现有教师11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40余人,博士20余人,中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现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基础教学组织。近年来,教师主持承担国家级和省级教科研项目150余项,主编或参编教材30余部,公开发表论文23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等40余项。学院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完善支持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瞄准地方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集体攻关,教师承担和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和教研项目,多项科研课题成果转化为生产实践,积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电源技术等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获武汉市科技局“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奖”。
学院紧扣“中国制造2025”,打造智能制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基础实训-专项提升-综合创新”三级进阶培养体系。作为湖北省高校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已建成机电实验大楼、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与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机器人工程实验实训基地(与武汉金石兴机器人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共建)及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教学基地等,总面积9000余平方米,投入4300万配置2000余台套先进设备,形成“一基地三中心”格局。实践教学平台有智能制造生产线、制造执行系统、3D打印快速成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先进设备及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虚实结合促专业升级,实现大学实践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发展。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满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也为学科竞赛提供保障。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获奖数量和等级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素质突出,深受知名企业青睐,为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学院以校训“学以广才、志以成学”为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的提升,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构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实践实训及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积极探索,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历届毕业生均以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和广泛赞誉,毕业去向落实率居学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