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优势特色学科群首席负责人
吴昌林:二级教授,留日工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常务副校长兼院长。
1983年华中工学院机一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1988年获日本广岛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从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博士后流动站出站。1998—2008年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
从事机械热系统、机械传动、系统检测与控制等领域科学研究,承担多项科学研究与开发项目,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发表研究论文130余篇、获专利10余项。
连续五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等(2001一等奖、2005一等奖、2009二等奖、2013二等奖、2018一等奖);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楚天学者”称号;获第三届中国大学图书奖(一等奖)。
兼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机械学科组组长、全国机械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任教育部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机械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图学会理事长等职。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智能产线与关键装备方向负责人
吴晓光:男,1954年生,湖北省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首义学院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机电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控制、现代纺织装备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近几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研3项;主持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省科技厅群体创新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主持省科技厅、教育厅重点攻关项目11项,企业横向合作项目9项。
获发明专利授权18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主篇教材3部。教科研获奖,2005年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05年中国纺织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2014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2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2年纺织工业联合会教学名师。指导大学生科技大赛20余项,获全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9项、省级16项。指导硕士研究生60余人,留学生2人。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智能检测与识别方向核心成员
朱忠敏:教授,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通信与信息系统工学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方法及应用理论研究,重点专注于遥感信息智能反演、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同化等方面研究。
近5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检索论文8篇。主持并完成11项科研课题,累计经费支持500余万,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专题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部属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项、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4项、省级虚拟实验仿真教学项目1项和校级科研创新团队1项目等。作为“湖北省区域环境监测气溶胶探测激光雷达”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而荣获2012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1年,作为骨干成员参与湖北省“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学科群的建设。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智能驱动与控制方向负责人
朱忠尼:教授,男,1952年12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工业自动控制专业;1990.12毕业于空军雷达学院电路与系统专业。1982年1月至2018年1月任教于空军雷达学院,1998年被聘为教授, 2016年6月起任武昌首义学院教授,先后培养研究生50余人。长期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教学,获军队教学质量银奖。
长期从事军用特种电源技术研究,研制了军用系列大功率直流、中频电源产品,转让开关直流弧焊电源、电能高频传输系统产品。申报粤港大区创新项目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基金项目各1项。
出版著作4部,发表论文70余篇,SCI、EI检索20余篇,被引800余次。编制国家军用标准9部,获省部级二等奖2次,三等奖5次。
任中国电源学会理事,全国电子测量标准委员会委员,移动电源集成与检测“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智能识别与检测方向负责人
肖书浩:副教授,武昌首义学院机电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及应用,有限元分析。
在2019年湖北省教科文卫体工会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获得湖北“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参与项目“特殊场地防雷系统研制及其工程应用”获得2016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其主持研究的“人造板在线缺陷智能检测”项目,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复杂纹理、大幅面、多尺度产品表面缺陷检测,填补了国内相关工程应用的空白。
在教学方面,讲授:《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器人视觉识别技术》等课程。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多次获得:湖北省优秀论文、校优秀论文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多次获奖:获得2020年全国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大赛一等奖,获得湖北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3次,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复赛银奖,获得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在科研方面,主持完成纵向项目1项(武汉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参入并完成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完成横向项目6项,获得新型实用专利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