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机械电子工程系召开2025年度专业评估总结大会,全面梳理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两大专业的评估工作成果,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并围绕“补短板、强特色、育成果”主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由系主任王姣老师主持,全系教师参会。
锚定目标:以项目申报为引擎驱动科研突破
会议伊始,周志鹏副主任聚焦“科研育成果、项目促发展”主线,系统宣讲了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海外读博支持政策、教研与科研孵化项目申报等政策,并重点解读了“挑战杯”等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他提出,系部将建立“教授+博士”双导师帮扶机制,为申报项目的教师提供一对一指导,同时鼓励跨学科团队协作攻关,力争在高层次项目立项上实现突破。
精准把脉:对标评估体系深挖专业建设短板
吴智慧老师结合学校反馈的评估意见,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进行深度“体检”。她指出,当前专业存在“国字号”标志性成果稀缺、省级以上教研科研课题数量不足、高水平论文与发明专利产出偏少等关键问题。针对实验教学环节,她强调需加速迭代升级,减少演示性实验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激发教师创新活力,专业将推出高水平成果专项奖励政策,并建立成果培育库,实施动态跟踪管理。
协同攻坚:多措并举提升机器人工程专业竞争力
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兼机器人工程专业负责人王姣老师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全系教师在评估中的辛勤付出,同时直面专业发展痛点:高水平科研成果积累不足、学生创新实践成果转化率偏低。她提出三大破局路径:一是构建“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的成果孵化梯队,重点培育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二是推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完善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专利扶持机制;三是顺应教育数字化趋势,全面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并要求教师提前筹备“双师型”资格认证,提升产教融合育人水平。
谋篇布局:以系统思维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
“专业评估既是检验办学质量的‘镜子’,更是推动内涵发展的‘引擎’。”王姣主任总结道。此次会议既总结了经验、凝聚了共识,更明确了攻坚方向。两大专业需强化“全系一盘棋”意识,建立“问题清单销号制”,将评估整改与日常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系部将成立专项工作组,围绕高水平成果培育、实验教学改革、数字化资源建设等任务制定路线图,并定期开展督导验收。
通讯员 周志鹏
审核人 王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