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11月21日下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举行智慧课程建设研讨会。系主任、全系教师、教务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系副主任方奕乐主持。
会上,方奕乐老师介绍了11月14日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名单包含了32个高校的案例。智慧课程建设是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入理解智慧课程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做好智慧课程建设。
会上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通过引入分析管理系统和建立AI智慧教学中心,实现了教学流程的智能化升级,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智慧教学生态系统。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进度的详细报告,为学生学习情况提供了分析视图,促进了教学的数字化转型,为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方奕乐老师以超星学习通为例,从智慧课程方案三大核心要素“AI工作台、知识图谱、任务引擎“三个模块内容进行重点讲解。通过贯穿建课、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的20余个教学场景的AI工具的使用,给老师们提供了学习的样例。
雷丹老师分享了申报省级一流课程的经验和多年来课程建设的感受。强调了持续进行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申报课题时必须明确的四个核心问题:确定课题方向、明确课题解决的实际问题、规划课题实施的顶层架构和具体方法,以及预期的成果展示。
此次专题研讨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增强了教师对智慧课程建设的认识和思考,拓宽了教师在教学创新改革方面的视野,为后续智慧课程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通讯员 方奕乐
审核人 郭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