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建设
  • 学科建设
  • 师资队伍
  • 校企合作
  • 党团建设
  • 教研科研
  • 实验室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专业设置
  • 一流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教学团队
  • OBE工作
  •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 学科带头人
  • 省(校)级科研团队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校企合作历程
  • 合作专业介绍
  •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中心)
  • 校外实习基地
  • 党建动态
  • 团学风采
  • 教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及成果
  • 管理制度
  • 机电实验大楼
  • 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
  • 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创新实践教学基地
  • 嘉鱼教学改革基地机电实验实训中心

首页栏目

  • 轮播新闻
  • 学院要闻
  • 教学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工专栏
  •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学院要闻

聚力电子设计竞赛 暑期实践显风采

来源: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发布时间:2025-08-25次浏览
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圆满落下帷幕。我院组建2支参赛队伍(6名学生),并选派4名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全程跟进。参赛师生主动放弃暑期休息时间,历经数月精心筹备与现场激烈角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卓越的创新能力,斩获省级三等奖2项。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2025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圆满落下帷幕。我院组建2支参赛队伍(6名学生),并选派4名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全程跟进。参赛师生主动放弃暑期休息时间,历经数月精心筹备与现场激烈角逐,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卓越的创新能力,斩获省级三等奖2项。

赛前攻坚:酷暑里的实验室“战斗队”

自今年5月竞赛启动以来,两支参赛团队迅速开启暑期专项训练与攻坚模式。为攻克各类技术难题,指导教师团队每日驻守实验室,从初期方案论证的方向把控,到中期电路设计的细节优化,再到后期程序调试的问题排查,全程给予精准指导与专业支持。6名学子则依据专业所长明确分工、高效协作:有人专注于硬件选型与精细焊接,确保设备基础稳定可靠;有人深耕软件算法优化,反复打磨代码以提升系统运行效率;有人专职负责系统联调与故障排查,通过多轮测试保障整体功能顺畅。当遭遇系统运行稳定性不足这一核心难题时,师生们常常围绕技术细节讨论至深夜,他们反复查阅相关文献汲取经验,一次次搭建测试环境验证猜想,不断调整参数寻找最优解,高质量完成了多套历年竞赛真题的实战训练,为赛场比拼筑牢了坚实根基。

赛场比拼:沉着应战展专业素养

赛场之上,时间紧、任务重的考验扑面而来。从接到任务后的方案快速论证,到争分夺秒完成硬件搭建与功能调试,再到严谨撰写技术报告、从容应对现场答辩,师生们始终保持高度默契的高效协作,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无误。

在关键的现场展示与答辩环节,学子们顶住压力、沉着应对:面对评委的提问,他们既能清晰阐述作品的设计思路、技术亮点与创新点,又能精准回应专业领域的深度问题,充分展现出扎实的专业基础、清晰的逻辑思维与良好的表达能力。最终,两支团队均顺利完成作品测试,凭借过硬的综合实力斩获省级三等奖。

以赛促学:实践育人结硕果

此次参赛不仅是对师生专业能力、协作水平的全面检验,更是学校深化实践育人理念、推动科创教育落地的生动缩影。为助力团队备赛,学校给予了全方位支持:不仅开放专业实验室供团队全天候使用,提供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充足的专业设备资源,还划拨专项经费保障耗材采购与技术调研,为师生开展科创实践扫清障碍、搭建优质平台。

参与竞赛的杨得势同学感慨道:“这个暑期的备赛经历,让我真正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在一次次攻克技术难题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坚定了对电子信息领域的探索热情。”

指导教师也表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路径。未来,我们将继续带领学子深耕科创领域,参与更多高水平实践活动,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行业发展与地方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通讯员 张敏

审核人 郭磊


常用链接

  • 教务系统(新)
  • 校友会
  • 招标投标
  • 校长信箱
  • 学校邮箱
  • 图书馆
  • 教学校历
  • 在线办理
  • 咨询服务
  • 下载专区
  • 价格服务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狮子山街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武昌首义学院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