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建设
  • 学科建设
  • 师资队伍
  • 校企合作
  • 党团建设
  • 教研科研
  • 实验室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专业设置
  • 一流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教学团队
  • OBE工作
  •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 学科带头人
  • 省(校)级科研团队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校企合作历程
  • 合作专业介绍
  •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中心)
  • 校外实习基地
  • 党建动态
  • 团学风采
  • 教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及成果
  • 管理制度
  • 实验与实训中心
  • 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
  •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

首页栏目

  • 轮播新闻
  • 学院要闻
  • 教学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工专栏
  •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学工专栏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开展学业规划与创新实践赋能主题交流会

来源:武昌首义学院发布时间:2025-06-13次浏览
最后一张了

  • 最后一张

构筑电气人的“智能铠甲”

5月29日,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在嘉鱼基地举办了“构筑电气人的‘智能铠甲’——学业规划与创新实践赋能”主题交流会。该院驻嘉鱼基地轮值干部、电气系副主任方奕乐等与电气专业2024级全体学子齐聚一堂,聆听学长学姐经验分享,共探高效学习路径,点燃专业创新激情。

针对2024级同学即将面临的大二专科课学习策略迷茫、时间规划失序等问题,学长学姐们首先聚焦学业根基的立体构筑展开分享。

院学生会主席、专业成绩排名前十的2022级陈文馨结合自身经历,勾勒了“学习-生活-心态”三维地图:在学习维度强调“课前标记难点、课堂捕捉精要、善用AI+资源”的闭环策略;在生活维度倡导“室友公约”促和谐,“操场强体魄”固根本;在心态维度亮出“态度+自律”应对挫折法宝。“制定清晰学期目标,如同为‘铠甲’锻造核心组件”。陈文馨分享道,“大一定基础、过四级,大二攻竞赛、练实操,步步为营方能行稳致远。”

2023级张文强则以“行动派”姿态登场,直击痛点:“说万遍,不如做一遍!”他分享了自己独创的“A4纸随堂笔记流”与“图书馆沉浸心流法”,并发出“手机远离视线”的号召。“每晚睡前知识‘过电影’,课间碎片时间勤梳理,知识网才能越织越密,”他提出,“告别拖延,就是为‘铠甲’注入最强动能。”

面对传统电气教学的“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率”困局,2022级王恩雨带来的创新项目“AI驱动的数字孪生实验平台”,为大一同学们展示了破局的“智能密钥”。3D可视化电路设计、安全无忧的故障诊断演练,让高风险实验“触手可及”;个性导航以平台量身定制学习路径,让同学们拥有了自己专属的“成长罗盘”。

2023级杨得势、郭宇阳联袂登台,以学科竞赛为“双翼”,点燃大一同学创新引擎。他们指出竞赛是锤炼学习能力的绝佳熔炉。“不必畏惧起点,哪怕首战未捷,过程即是淬炼‘铠甲’硬度的宝贵经验。”杨得势重点分享了从基础知识到工具框架的系统备赛路径:“分阶段夯实技能,让竞赛成为你专业版图上闪亮的勋章。”

作为经验传承的“领航者”,2021级袁昌昊以升学与职业规划为切入点,将宏大愿景拆解为可执行的大学“微目标链”。“早定方向,持续深耕,你今日锻造的每一片‘铠甲’,都在为未来的高度奠基。”他劝勉同学们,“迷茫时,记得回望初心,那是指引你前行的不灭星光。”

方奕乐总结讲话表示,学院精心打造“学业领航计划”,是为了助力每一名电气学子构筑属于自己的“智能铠甲”。高年级同学们倾囊相授的“甲片”(方法、技术、经验),希望大家能用心熔铸,助力自己在智能化浪潮奔涌的电气时代勇立潮头、智创未来。

教工通讯员 方奕乐

编辑 张璐

常用链接

  • 教务系统(新)
  • 校友会
  • 招标投标
  • 校长信箱
  • 学校邮箱
  • 图书馆
  • 教学校历
  • 在线办理
  • 咨询服务
  • 下载专区
  • 价格服务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狮子山街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武昌首义学院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