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建设
  • 学科建设
  • 师资队伍
  • 校企合作
  • 党团建设
  • 教研科研
  • 实验室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组织机构
  • 专业设置
  • 一流专业建设
  • 课程建设
  • 教学团队
  • OBE工作
  •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 学科带头人
  • 省(校)级科研团队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校企合作历程
  • 合作专业介绍
  •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 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中心)
  • 校外实习基地
  • 党建动态
  • 团学风采
  • 教学研究
  • 科学研究
  • 科研项目及成果
  • 管理制度
  • 实验与实训中心
  • 智能制造工程训练中心
  •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

首页栏目

  • 轮播新闻
  • 学院要闻
  • 教学动态
  • 通知公告
  • 学工专栏
  •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学院要闻

支教之路——苦累与收获并行

来源:机电与自动化学院发布时间:2018-09-18次浏览

暑假期间,阳光爱心协会支教队前往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杉木桥小学进行支教,机电与自动化学院的郑芬老师作为带队老师一同前往。

“这大概是我吃过最苦的一次苦。”郑芬老师回忆道。

时值七月酷暑,郑芬与学生们在经历了二十多个小时的奔波之后,终于到达了支教地点——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东山侗族自治乡。然而,一场意外打翻了支教队原本的计划。原来,当地一学生在暑假补课期间意外溺水身亡,教育局便下达文件,叫停了支教。“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都凉了。”郑芬说。尽管这个突发状况让所有人措手不及,但大家都不愿无功而返,于是便临时寻找新的支教地点。

几经波折,郑芬与学生们终于寻找到了新支教地点——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杉木桥中心小学。“招生前就有近一百人报名,甚至早上六点前就有家长带着孩子报名。”郑芬和学生们十分感动。为了让校长和学生家长放心,他们决定招生后先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正式上课前,郑芬亲自给家长们开了班会,特意强调安全问题,并找来当地有威望的人士做见证人。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后,为期23天的支教终于开始了。                           

“我每一天都在为学生的安全问题而提心吊胆。”郑芬说,一出校门就是河,过了河便是公路,学校还有一栋楼房还在维修。因此,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他们派家长与支教队员轮流在校门口与维修楼房前值班。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是看护有加,连上厕所都有人陪同,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单。每天放学时,都要把孩子亲自交到家长手中才放心。,“安全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作为带队老师,要首先保证支教队员们的安全,不能让他们好心办了坏事。”郑芬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有一次,上课数人时,支教队员发现少了一个学生,大家便着了急,所有人立刻停下手头的工作,满学校的找,每个角落都找遍了,可就是不见学生的身影。郑芬又害怕又担心,以为学生失踪了,好在最终找到了学生,郑芬这才松了口气。

由于支教地区环境困苦,队员们晚上一起睡在地板上,第一天夜里,一名女队员生病了,郑芬老师主动让出床铺,自己去办公室睡缺了一角的沙发。由于经费有限,支教队员自己做早餐,早餐大多是面条和炒饭,30个人共同吃一个鸡蛋是常有的事,偶尔改善伙食,买二三十元的排骨,分下来每人只有一块,只能喝汤……“第一次做饭时,不知道需要多少面条,结果煮了很多面条,为了节约,这顿面条足足吃了四餐”郑芬老师笑着说到这件记忆深刻的事。

在短短的二十三天支教里,支教队员们除了正常上课,还在学校举办了运动会与晚会。郑芬老师解释,支教不只是传递文化知识,更是要把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与正能量传递给孩子们。

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孩子与家长的认可。支教结束的前一天,孩子们哭的稀里哗啦。家长们主动宴请支教队,“那是我们吃的最好的一顿。”郑芬老师说。离开的那天,村民们自发组织了腰鼓队,用最高规模的礼遇欢送了支教队,家长和孩子跟在返程的汽车后面不愿离去。

在这一次的支教中,郑芬在把爱赠予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不少。“因为身上有一份责任,因此所有的苦,咬咬牙就过去了;所有的问题,尽力去做就会解决。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支教。”郑芬老师说。

常用链接

  • 教务系统(新)
  • 校友会
  • 招标投标
  • 校长信箱
  • 学校邮箱
  • 图书馆
  • 教学校历
  • 在线办理
  • 咨询服务
  • 下载专区
  • 价格服务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狮子山街南李路22号   邮编:430064   电话:027-88426013   传真:027-8842611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武昌首义学院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鄂ICP备16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