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5-01-14发布部门:机电与自动化学院阅读次数:
2013年11月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湖北高校学生工作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十一期培训班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4天的时间,但各位专家和教师的授课以及经验分享让我受益颇多,深感作为一名学生管理工作干部责任重大,必须懂得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到学生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保障,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针对学生个体的自身特点,积极引导教育,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帮助大学生走出各种心理误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自杀或致伤、致死他人,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家普遍认为,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在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之前,更多的关注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性,没有深刻的理解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中的技巧。
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其工作的基础和要件上,作为辅导员如果既要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又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均需要具备信任、理解、真诚、尊重、宽容等品质。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价值导向问题和工作技巧上。前者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进行引导和塑造,后者不规定受助者的价值取向;前者在倾听、分析和干预阶段都有较为严格和规范的技巧,也有一些专业的名词对相关行为和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解释,而后者的工作方式讲求灵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同的辅导员工作方式相差较大。
三、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对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影响
通过这次培训,深感以前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的太少,以至于不能很好的将这些知识和技巧运用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这几天的学习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是更加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内涵,不仅仅是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更要对需要帮助的同学(受助者)进行心理辅导。
二是如何做到在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工作方式方法上的协调和转变。首先是要分清我们的职责所在和对受助者的人文关怀;其次是分清对对方个人价值的评价和对某些个人特点、作风、事情的评价。
三是更加体会到作为辅导员学会倾听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倾听是有技巧的。往往在平时的工作中知道与学生谈心的前提是需要去了解学生曾经历过什么、正面临着什么、内心正在想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辅导员也会去倾听,但这种倾听往往目的性极强,而且具有表面性,即比较关注其语言信息;但作为心理辅导中的倾听要求辅导员能做到与受助者“同在”,同时自然的“忘我”,既要有同感,同理心,并且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如探寻、释义、反映感受、概述、处理沉默等。学习这些后在以后的工作中就会更加注重细节和学生的反映,能够与他们建立起更加信任的关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加认识到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不仅是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而要有效地关心和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必须提高辅导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相关专业知识。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陈丽娟
201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