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机电自动化学院

今天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外出访问交流 > 正文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0-03-25发布部门:cicro阅读次数:

     2010年3月4日,3月5日,经个人申请学校审批,我参加了全国高校网络培训中心“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申报专题(本科)”的培训学习,虽然是网络培训的形式,但感觉收获颇多,对精品课程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深知精品课程建设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长期探索、建设、积累的过程。通过此次学习,对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重点,自己也有了一些思考,个人认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注意课程与教学内容设置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精品课程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先进性、趣味性,要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我认为:教学内容建设本身就涉及课程设置问题,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型学科和专业不断出现,没有哪一门学科、哪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成不变的,如课程设置的调整、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与其它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衔接和有机结合等等,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有时一门课程的内容体系设置的发展变化就将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此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应从设置什么课程,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程,课程内容的范畴等方面着手,否则将功亏一篑。 

   2. 抓好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列化的优秀教材与精品课程相呼应非常有必要,但我国教材建设普遍存在着从编写到出版周期过长,教材形式单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一本与课程配套的教材出版后内容就落后于现实的情况屡见不鲜,而立即再出新版又不现实,这将会影响精品课程的实施效果,为此应该在各高校倡导所有精品课程建立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并列入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执行,动态教材和电子教材应作为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充分条件。 

   3. 做好教学环境建设教学环境决定着精品课程的效果。教学环境是由每一堂课在施教过程中涉及到的教具、课件、教室、实验设备、实训演练设备、实训教学场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师资形态、风格、气质、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以及任课教师所营造的使学生感受到的课堂教学氛围等等因素所构成,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和关系到精品课程的效果,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在精品课程实施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何明确和提倡对精品课程所需要的教学环境进行营造和设计,实质上是反映了能否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能否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精品课,教学环境应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 

    4.注重研究实践建设精品课程本身应该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以实践所取得的理论来推动其前进,而对精品课程、精品课的内涵、外延分析,目前的研究还不太够,各高校应该针对精品课程建设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共享一些优质资源,为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和发展做出积极努力。总之,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精品课程建设绝不是单纯的教材建设或是简单的“课程设计”,而是一项实实在在的系统质量工程。建设精品课程最终的成果应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和学生为社会所能创造的价值上。

    作为独立学院的青年教师,无论从资历,教学水平还是教学经验等都还无法满足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申报的要求,但我相信只要一步一步的、踏踏实实的朝这个目标去付出和努力,不管最终建设的课程是否能成为国家精品课程,至少在这个努力的过程里,个人包括整个团队都会不断的进步和提升,而这,应该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真正目的吧。任何事不能因为只想得到什么才去做,最重要的是,以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责任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把所有事情做好了,自认而然也就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