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首义学院机电自动化学院

今天是: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 外出访问交流 > 正文

2009-2010学年教师岗前培训论文之六

发布时间:2009-11-20发布部门:cicro阅读次数:

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历时半个月之久的2009年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在7月底结束了,对于一名刚刚离开大学,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而言,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这次培训中,不仅安排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和教师道德修养的课程内容,还有很多知名的专家学者为我们进行讲座,经过整个培训之后,我受益匪浅。在培训结束之时,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具体情况,总结了在这次培训中的收获和心得,并对自己未来的5年做了一个职业规划。开学之后,我要先担任辅导员的工作,这个工作对我而言,既熟悉又有些陌生。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辅导员是一个很容易做的工作,但是通过这次培训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我发现这件最容易做的事却也是最难做的事。下面我将结合培训内容,谈谈我对这一工作的理解和体会。

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从设立到现在已经历经半个多世纪,辅导员的职责和角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高校学生工作内容的变化而不断演进。这一演进过程伴随着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深化,是高校满足大学生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结果。最初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在“政治领路人”上,主要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开始发生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也发生了变化,在这两种变化之下,大学辅导员也由“政治领路人”向“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领导人和引路人”转变。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对辅导员的职责进行了一下总结,认为要做好辅导员,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人生观、价值观、宗教信仰、政治态度、思想热点和关注热点、学习动力、生活态度及其方式等。

  根据一些调查表明,现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继续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大学生们非常关注并积极评价党和政府抗击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抗击南方大部分地区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充满信心,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主流上积极向上,务实进取,爱国热情饱满,成才愿望强烈。但是在主流态势良好状态的同时,也有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突出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对时事政治表现冷漠,缺乏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对一些深层次的重大理论问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少数学生在价值观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前途问题普遍表示担忧,就业压力增大,心理负担加重。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辅导员就要把自己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变化和特点,积极作出调整,与时俱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辅导员要善于利用各种政治资源体系,单一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已经对政治教条和教材产生了厌烦的心理,一些大道理、大教条都无法再唤起学生的反思和感悟,所以辅导员在做这方面工作的时候要善于利用更丰富的资源,比如社区、社团、大众媒体、博物馆等都能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特别是通过实体的接触和个人的实在经验,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辅导员首先需要转变的就是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化,重视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和建设。

    二、          德育和价值观的引导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很多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开始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和主流价值观都面临着失范的可能性,在道德准则及主流价值观还不明晰的情况下,有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不太明晰,对是非价值判断摇摆不定,常常出现迷茫和错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引导,可能就会出现行为偏差,价值观会被扭曲。因此,辅导员在此意义上就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是否能抓住有效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至关重要了。确实,在现代这个价值观相互冲击的复杂社会中,学生的德育工作存在非常大的难度,所以如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需要我们辅导员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并实践。我认为任何一个辅导员要做好这项工作,在学生的成人和成才道路上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首先必须从完善和提升自己开始。每一个辅导员自己必须有完善的人格和正确合理的人生价值观,才能在学生成人道路上进行引导。然后,辅导员在进行德育工作时,也要善于开发丰富的德育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人才资源、文化设施、教育基地等物质性资源,也包括思想文化、历史传统、科学精神、人文气氛等非物质行资源。辅导员应善于利用学校的隐形资源,通过人际交往、校园文化和精神,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引导,打破学生思想混乱、茫然的无序状态。

    三、          心理辅导

随着社会压力向大学校园的转移,现在大学生已经越来越感觉到压力大、负担重。无论是学习、人际交往还是就业,都给他们带来了一些无形的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感觉到大学生活不像想像中你们轻松,相比于高中而言,大学生活更加具有自主性和自由性。正因如此,大学生需要更强的自主能力和自理能力,除了学习之外,大学生还要面对一个小型社会的生活圈,如何处理与同学、室友、老师的关系,如何在大学期间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都要求大学生必须由“父母依赖型”转变为“个人自主型”。有些学生明显地不适应这样的生活,一旦有些关系和问题没处理好,就很容易导致个人情绪变化,严重者会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因此,如何在心理问题产生的萌芽阶段就进行有效地疏通,已经成为辅导员的一大重要任务,如果辅导员善于观察,真诚主动地与学生交流,就比较容易及时地发现学生的不良征兆,如果能利用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那么就会大大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生为本”。这是“以人为本”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强调的是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思想教育工作是从学校制度刚性出发,还是以满足学生需求出发,是“以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本质区别,是辅导员工作墨守成规与科学创新的分水岭,从效果上讲,前者治标,后者治本。以上就是我结合培训内容对马上即将上岗的辅导员工作的一个基本理解,下面我将谈一谈我对未来5年的职业规划和设计。

   一、          五年后的职业目标:做一名受学生信任和尊敬的辅导员并考上在职博士

   二、          分期计划

  1、              第一年:熟悉辅导员的常规工作,熟悉工作内容和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自学心理学相关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广泛阅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和综合素质。准备博士考试的相关内容。

   2、              第二年:争取能考上在职博士。在辅导员的工作上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模式。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专业研究能力。

  3、              第三年:争取能成为一名受学生信任和尊敬的辅导员。

  4、              第四年:攻读博士,加强专业学习。

  5、              第五年: 工作和学习均进入稳定期,一边攻读在职博士,一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管理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我还要加强英语的学习,既是为考博做准备,也是为今后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做准备。在这一过程中,我还要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反思,对不合适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及时改正,并养成多动笔的习惯,将学习和工作心得写成文,多做记录。虽然这只是个比较粗糙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它记录了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使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从而不虚度年轻时的宝贵时光。

                                                                                                                 宋慧 200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