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教师岗前培训论文之一
发布时间:2009-11-20发布部门:cicro阅读次数: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策略研究 付莹颖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摘要: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个恒久而常新的话题,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教师,其职业道德风范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进而影响国家的素质的整体状况。重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分析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是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职业道德建设;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实践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思想和行为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1]96。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责任。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软实力,它不仅关系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正所谓“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高校是否能够培养出合格人才,必须首先以职业道德建设为切入点。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古语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他们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其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深刻且久远。近年来,虽然国家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日益重视,不断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中仍存有诸多问题。
(一)职业道德认识不清,师表形象模糊[1]102-103
有些教师对职业道德认识不清,认为只有教书才是务实,而育人是虚的东西,讲授好自己的课程,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都是学生工作办公室的事,与自己无关。还有些教师师表意识淡薄,上课自由散漫,仪表不整,缺乏自尊自爱精神,难以起到表率的作用。
(二)敬业精神弱化,育人意识退化[1]102
有的教师敬业精神弱化,教学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上课得过且过,教学方法单调,课堂沉闷,平时也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不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讲不清楚,不能有的放矢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育人意识淡薄。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影响高校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有社会大环境、学校管理体制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因素的原因,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层面阻碍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工作。
(一)社会转型期大环境的冲击
在社会主义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自我发展的实现,社会可供选择的机会和经济回报增多,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等多种思潮冲击着象牙塔中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加之长期以来,老师的待遇不高,社会地位较低,使得一些
(二)学校管理体制的影响
一些高校并未把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议程,对教师的培训侧重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过分地强调了科研项目、获奖成果、发表论文的数量,忽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加强与培养,并且学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监控和测评体系,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出现盲点。在职称评定和晋级方面,主要依据教师的课时、科研、著作等,对教师职业道德没有制定严格、科学、系统的评价标准,导致了重智育、轻德育;重业务、轻政治,没有把职业道德素质纳入进去,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因素在评价过程中落空。
(三)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
还有少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我要求不严与期望值偏低,不注意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注意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其内容与规范知之甚少,执行职业道德规范的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导致师德水平下降,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策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千千万万合格人才的重任。
(一)帮助高校教师树立职业道德意识
高校应重视校内的小环境,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不断提高教师对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帮助教师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同时,对高校教师进行职业责任、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良心、职业作风、职业荣誉、职业纪律的教育,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逐步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高度的责任心和自己应尽义务的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此外,还应努力营造一个能够促进教师团结向上、健康和谐的小环境,为教师在事业上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使教师具有归属感,认识到学校是自己施展才华的理想场所,从而迸发热爱本职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兢兢业业地工作。
(二)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和激励机制
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评估标准,加强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评。制定可操作的师德考核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组织评价的师德考评机制[2]。这样既可确保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又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组织等方面的监督作用。其次,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激励约束机制。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定期评选表彰教师职业道德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制度。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的,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和干部选拔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凡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都要按照规定严肃查处。建立健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和激励机制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保障。
(三)大力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践活动
高校各级组织要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之中,经常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文化活动。比如,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开展讲课竞赛、教学观摩,实行教师定点联系学生班级制度,组织教学检查与评比,组织各种师德研讨会、报告会和演讲会,开展师德主题征文竞赛和主题论坛,开展师德先进个人与师德标兵的评选活动。在育人活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榜样和楷模。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只有充分认识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结合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实际,通过切实有效的建设措施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推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安身健.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9(1):94.